只可以查询一周前的信息
为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当前开放招商的新常态,增强我市开放型经济竞争力,日前,市政府下发《关于开放招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做好今年的开放招商工作作出部署,强调要以开展“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落地年”活动为主题,持续深化招大引强,全年累计新签约超亿元投资项目要达到100个以上,全市合同利用外资要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实际利用市外、省外资金分别增长8%,其中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要达到207.6亿元。
《意见》明确了今年开放招商工作的重点———拓宽开放领域,促进融合发展。加快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文化旅游、商务服务、教育培训、科技服务、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及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环保设施等领域开放合作,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深度谋划项目,科学研判形势。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食品、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产业,精心谋划一批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项目吸引战略投资。
搭建活动平台,精准对接招商。突出“新常态、新机遇、新动力”这一主题,充分借助国家、省政府主办的重大经贸活动平台,开展好专题大推介和对接活动。围绕组织举办第十三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知名商(协)会会长访漯河”、“豫商漯河行”、“食品百强漯河行”等自办活动载体,开展一系列高规格、小规模、专业性强的产业对接推介活动,推动、引进一批名企名牌和重大项目在漯布局。
突出龙头带动,实施集群引进。把产业集群招商作为主攻方向,紧盯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及中央企业,突出招引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多的基地型、总部型重大龙头项目。围绕我市优势主导产业,针对产业链薄弱和缺失环节,着力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
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实效。在招商方式上,由“政策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实现由单纯依靠优惠政策到针对各产业的定向招商转变;由“政府招商”向“市场主导”转变,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和中介招商;由“推介会招商”向“招商引资营销”转变,重点围绕投资环境、产业配套、人力资源等要素开展招商营销工作;由“关注资金项目”到“关注企业家”转变,更加关注有实力和潜力的企业家,实现开放招商良性发展。
抓住有利机遇,扩大出口规模。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的专业展博会,不断扩大我市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突出抓好出口基地建设,年内力争培育1~2个发展潜力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省级出口基地。
优化出口结构,推动转型升级。稳定发制品、肉制品等传统优势商品出口,支持拥有知识产权、品牌、营销网络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出口。
实施“三外”融合,提升开放质量。以推进本土企业国际化、跨国公司本土化为重点,促进“走出去”和“引进来”融合发展。推动我市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到境外投资建立生产加工装配基地和农业产业园区。
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水平。改革市场准入制度,认真落实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外来投资企业准入“一口受理”工作机制。继续清理下放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流程,实行审批全程监察。强化环境整治,加大对外商投诉案件的查处力度。
建立开放平台,增强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和各类园区供水、供电、燃气、通信、公共交通、污水集中处理、供热等生产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发挥漯河港的辐射作用,打通漯河陆上出海通道。(杨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