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货我要找车免费发布
物流验证

车辆验证

企业验证

驾照验证

违章查询

只可以查询一周前的信息

政务要闻

日前,市委书记陈建生在调研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时强调,全市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把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一要服务发展。就是要强化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的引领发展功能。二要服务民生。就是要强化桥梁纽带功能。三要服务群众。就是要强化为民便民功能。四要服务党员。就是要强化党员之家功能。

    建立党群综合服务中心,是我市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今年以来,全市1.2万多个基层党组织、28万多名党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提前全面小康、建设美丽鹰城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实施“三大工程”,强健党的基层组织

    我市一直重视强健党的基层组织,实施了党员干部人才素能提升工程、优秀青年干部成长工程和基层党建有形化工程“三大工程”,强化对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我市联系实际,创新思路,实施了基层党员全员培训、领导干部九大专题培训、各类人才选拔培育、青年干部专项培养、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成长的“五大培训项目”,采取了鹰城大讲堂、实践大课堂、走访大调研、网教大平台等方式,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培训班300多期,累计培训7.9万多人。

    着眼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我市遴选确定年轻干部重点培养对象639名,培养对象的理论培训、实践锻炼等正有序进行;选派31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等培养锻炼,并公开选拔36名35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县直单位任职。

    此外,我市积极实施基层党建有形化工程,在新型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建成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51个,积极构建党务服务、行政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四位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实现“无形工作有形化、务虚工作实效化”。今年以来,我市51个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已组织学习培训300多期,培训党员群众两万多人次,涌现出科技致富带头人800余名,辐射带动群众3万余户。

    抓好“三大任务”,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今年以来,我市抓好强化干部管理、创新人才工作和夯实基层基础“三大任务”,提升了党建科学化水平。

    为强化干部管理,我市完善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考核体系、考核办法、考核标准,引导各级干部做实事、求实效。同时,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沟通办法,在全市选聘200名干部监督信息员,提高了监督实效。

    围绕“人才强市”战略,我市实施了“鹰城人才计划”,创新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方式。全市建立首批名师工作室10个,成功申报“河南红英生态农业院士工作站”,实现了民营企业和生态农业院士工作站零的突破;组织高端人才开展“我为鹰城发展献一策”活动,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献计献策70多条,较好地发挥了人才智囊作用;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面向全国公开选聘111名30岁以下、硕士以上学位全日制研究生到乡(镇、街道)挂职。

    为夯实基层基础,我市加强农村和社区党组织建设,着力在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流动党员集中地健全党组织。目前,全市新建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210个,实现了基层党组织的“有形”“有效”覆盖。

    我市还制定了发展党员规划,完善发展党员制度,发展党员3455名。

    强化“三大保障”,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我市以深入开展“树正气、转作风、促发展”集中教育实践活动、“机关建设年”活动为有力抓手,不断强化能力、作风和机制保障,努力建设模范部门,着力打造过硬队伍。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举办组工大讲堂、业务大比武,开展重大活动、重点工作、重要文稿点评等活动,有效提高了组工干部的学习、识人、协调、表达、执行、创新等“六种能力”;选派21名组工干部到司法调解现场、旧城改造一线、集中整治“双违”活动现场工作,采取县级干部联系产业集聚区、科级干部联系社区、一般干部联系党员群众等办法,推动联系群众制度的落实,切实提升履职能力;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引入优强机制、推动工作创新,营造了务实重干的良好氛围。

    我市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着力提升反腐倡廉建设水平。对照中央八项规定,我市制定了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办法,聚焦“四风”问题,加强督促检查和专项整治,清理规范议事协调机构138个,腾退超标准办公用房3.8万平方米,查处违反八项规定案件32起、党政纪处分44人。

    根有沃土花叶茂,党建花开红艳艳。我市党员干部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继承巩固、一以贯之地干,脚踏实地、迎难而上地干,勤俭节约、务实高效地干,和谐团结、齐心协力地干,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地干,以饱满的激情描绘着鹰城美好的明天。(本报记者韩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