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以查询一周前的信息
今年以来,源汇区按照“服务基层、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原则,以“四个强化”(即:强化队伍建设、强化阵地建设、强化管理工作、强化便民服务)为抓手,在全区基层党组织中着力打造一大批特色服务型党组织,使基层党组织成为了群众的“便民服务站”,党员干部成为了群众的“贴心服务员”。
一、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一是实施“三强”带头人素质提升工程。筛选建立了“三强”带头人群体信息库,建立了由区委组织部、区委农办牵头,乡镇为主体,涉农部门全面参与的分级培育体系,采取集中培训、观摩交流、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对带头人队伍的党性修养锻炼、能力素质培训,提升了他们致富带富能力。二是不断提高村(居)干部服务水平。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为重点,采取分期分批培训的形式,先后对195名基层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和497名其他“两委”干部进行了关于党的方针政策、当前形势、涉农业务知识等专题培训。三是加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建设。选拔奉献精神强、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组建了1753人的志愿服务队,依托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委和区直党(工)委为单位成立了9支党员志愿者服务团、建立了156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扎实开展“党建服务月”和“党员活动日”活动,展示党员志愿者的良好形象。
二、强化阵地建设,高标准建设一批党群服务中心。大力推进乡镇(街道)党委规范化建设,高标准打造了一批乡镇办党委综合性服务平台,为党员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推行限时办结制、约时办理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促进便民服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升了建设路社区、曹店村、开源社区等一批村、社区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新建、扩建了大刘中心社区、大庙王社区等一批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打造了集党员活动、办公议事、便民服务、党群培训和文化娱乐“五位一体”的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
三、强化工作管理,健全完善特色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保障机制。一是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区委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各单位“一把手”职责,把开展特色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二是推行结对共建机制。深入开展基层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明确共建目标,制订共建台帐,认真落实“单位联村(社区、企业、市场)、科室联组(片)、党员干部联户”制度,通过机关与农村、社区、企业结对帮扶、干部与群众结对帮扶热点难点问题,促使全区机关干部作风大转变。三是实行党员承诺服务机制。通过科学订诺、严格审诺、公开示诺,深入推进活动开展,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促使广大党员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居民院落、市井闹市,带头转作风、促发展、办实事。四是运用群众评议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群众评议问卷、设置群众评议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服务对象及时、简便地对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
四、强化便民服务,不断深化特色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以活动为抓手,创新活动载体,搭建服务平台,不断深化特色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一是开展“四驻一派”结对共建工作。出台了“四驻一派”结对共建工作管理考核办法,建立了“四个一”工作推进制度,促进了共建任务的有效落实。开展了以“比作风、比作为,争当优秀派驻干部、争创共建先进单位”为内容的“双比双争”活动,提升了共建工作水平。今年以来,全区共开展“五下乡”活动80多次,组织实用技术培训260余次,帮助联建村修建农村道路60余公里,慰问帮扶困难党员和群众2200余人次。二是深化“家在社区”党员先锋行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管理服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争创党员先锋岗、争创特色服务型社区党组织为载体,努力实现社区服务常态化。各社区党组织设置了政策宣传、法律咨询、环境卫生、医疗保健等若干社区服务岗位,由每名党员根据自身特长、职业特点和居住分布情况,本着就近、自愿的原则,申请服务岗位,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截止目前,全区共有“家在社区”党员5852名,组织开展各类服务12000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7100余件。三是扎实开展党员联系群众活动。组织全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截止目前,全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农村、社区召开座谈会270余场,走访党员群众3800余人次,征求意见建议650多条,已解决问题120余个,撰写调研报告230余篇,办实事350余件。五一路社区党支部为孤寡老人、贫困群体提供生活救助、创业扶助,涌现出了全市“十佳”优秀共产党员海新梅等一批志愿服务典型,打造了特色亲情关爱型党组织。
取得成效:
一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开展特色服务型党组织争创活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如建设路社区开设清风诗社、书画社,给居民文化生活提供了精神食粮,打造了特色文化型党组织。区行政服务中心在窗口全面推行工作日延时服务、节假日预约服务、跟踪服务和上门服务等多项特色服务,打造了特色便民服务型党组织。五一路社区党支部为孤寡老人、贫困群众提供救助、创业扶助,涌现出了全市“十佳”优秀共产党员海新梅等一批志愿服务典型,打造了特色亲情关爱型党组织。
二是党员有了发挥作用的舞台。党员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党员服务中心的设立,让党员干事有平台,创业有舞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问十乡曹店村,通过成立特色养殖协会,发展了1000余亩水产养殖基地,打造了特色养殖型党组织。问十乡骆坡村通过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全村发展大棚140座,人均收入达到9500元,打造了特色种植型党组织。空冢郭镇大庙王村利用高铁拆迁补偿的契机,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新型农村社区,打造了特色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空冢郭镇陈岗村创立了陈家岗创业园,占地150亩,引进香港得利食品等4家企业,创税80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打造了特色项目带动型党组织。开源社区党组织通过打造金凤凰鸟文化园、河上街古镇等商业休闲项目,打造了特色发展型党组织。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大力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窗口”,积极推行预约登记、限时办结、周末无休等多种便民服务措施,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打造了特色务实型党组织。
三是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该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特色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与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机结合起来,自觉服务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今年以来,全区签约项目59个,新开工项目39个,新建桥涵31座,新打机井296眼,城镇新增就业511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55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8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亿元,增长13.4%,位居全市县区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