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货我要找车免费发布
物流验证

车辆验证

企业验证

驾照验证

违章查询

只可以查询一周前的信息

政务要闻

 

 

 

 

 

 

 

 

老街街道党委书记魏留宏察看网格员到辖区排查人员信息情况。

 

■张珂 刘明杰

 

    周李伟是源汇区老街社区一名网格员,负责辖区951户居民的基础信息收集、民生投诉受理。今年7月,辖区居民反映,中华路有被居民遗弃的废旧家具,影响居民正常出行。接到消息后,周李伟立即与老街环卫站取得联系,仅过了半小时,便将废旧家具清除完毕,居民诉求圆满解决。
    如今在老街辖区,像周李伟这样的网格员有100余位,他们大多来自街道、社区,分散在辖区各个角落,共同为辖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这是老街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模式的一个缩影。连日来,笔者深入老街辖区采访,实地探寻“网格化”模式的创新之路。

    一次平常的购物之旅,萌生了推行“网格化”模式的想法,促成了为民服务全覆盖格局的形成
    “推行‘网格化’有着必然性。”在老街街道,党委书记魏留宏深有体会地说,“老街地处老城区,流动人口多、人员居住混杂;特别是随着社会变革,辖区居民的民生诉求也不断增多,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将给社会和谐带来隐患。我们认为,单一靠社居委的有限力量,远远无法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提供精细化、快速化、便捷化的社会服务已迫在眉睫。”从2010年开始,老街街道党委一班人就探索社会服务模式创新之路,相继召开全体人员会议、社居委代表会议,讨论社会服务模式创新方法,但当时一部分人认为老街的中心工作应该是发展经济,不应该在创新社会服务模式上“瞎折腾”。面对争议,党委一班人慎重考虑后认为,民生关乎社会根基。根基牢固,经济发展才能硕果累累;反之,则硕果难存。搞清楚了这一点,老街街道党委一班人干工作有了底气。
    信心就是动力,坚持就是希望,一次平常的购物之旅为事情发展赢得了转机,2012年8月的一天,满怀心事的魏留宏到市区一家大型超市购物,平时对购物环境不太注意的他这次意外发现,偌大的购物区被划分为一个个物品区,每个物品区都由特定的超市营业员负责,能够在第一时间满足顾客的购物需求。这种“网格化”模式能否运用到社会服务当中?这个念头在魏留宏脑海中萌生。
    上班后,他第一时间组织召开班子成员会议,把想法告诉了大家,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这种模式能够节省人力资源和运行成本,集精细、便捷、高效于一体,既能弥补服务力量不足,又能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从而实现管理无盲点、服务全覆盖。班子会一致作出决 定:在辖区推行“网格化”服务模式。
    说干就干。他们依托四个社区划分为4大网格,每个网格又根据人口密度、治安形势等因素,划分20个子网格;为每个网格指定1至2名社区工作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制订了规章制度,做到了“社区成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尽其责”。
同时,老街街道还创新服务手段,引入数字化模式。他们在赴北京、广州、郑州等地考察学习的基础上,与专业科技公司共同开发了“网格化”服务系统,在街道、社区成立指挥中心和4个社区工作站,实现了街道、社区互通互联;开通了基础数据平台,组织人员分别将辖区人、事、物、地等信息逐一输入,实现了资源共享;将街道人口计生、党建纪检、综治信访、劳动保障、联扶共建等诸多职能工作逐一纳入平台,对各类人员和组织实行动态、精细化管理,为给居民提供了信息化保障。

    人员下沉、服务上门,“网格化”模式高效运转
    “网格化”服务模式建立后,如何才能使其高效运转?老街街道党委一班人经考虑后作出一项重要决策:人员下沉、服务上门。
    党委书记魏留宏对此解释道:“人员下沉,是‘网格化’服务体系高效运转的前提条件;服务上门,是‘网格化’服务体系高效运转的核心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自2012年10月开始,老街街道开展了“街道干部、社区干部分包网格”活动,100余名街道、社区干部响应办事处党委的号召,分包辖区20个网格,成为一名名网格员,充实 了网格力量,积极开展上门服务。
    他们把人口及服务信息采集放在首位,并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滨西社区网格员杨柳、李淑鹤分包辖区385户居民,居民白天工作,她们便晚上到居民家中走访,经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受降路社区网格员荆海燕因丈夫陪同母亲在郑州治病,为了走访群众她不得不让儿子独自在家,对此她充满愧疚。
    在此基础上,街道还将人口计生、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综治信访、矛盾调解、创卫监管、社情民意收集、党建纪检等多项职能工作放到网格中,实现了“一站式办公、组团式服务”。
    受降路社区居民黄耀华早年因病下岗,近些年又身患糖尿病、脑梗塞等多种疾病,需长期服药治疗,给贫困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受降路社区网格员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主动帮其申请到了6000元的医疗救助金,黄耀华感动得热泪盈眶;新华街社区胡家昊一家三口人都身患残疾,家庭十分困难,社区网格员宋华玲知道他的情况后,主动帮其申请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缓解了胡家生活之忧。
    对于网格员解决不了的问题,老街街道依托“网格化”服务系统,开辟为民服务平台,网格员只需把居民求助事项发在平台上,指挥中心随即把求助事项分流至相关职能科室协调解决。
    今年7月份,受降路社区网格员吴鹏接到居民反映,公安街北段有4堆建筑垃圾,影响了居民正常生活。他第一时间将求助事项及居民联系方式通过平台上报指挥中心,短短半天时间,街道环卫站派人员清运完毕。


    同时,为了激发网格员服务热情,老街街道依托“网格化”
    服务系统,开辟了民情日记板块———网格员将每天便民工作开展情况、解决的困难问题以及所想所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传到平台上。领导每天都要对电子日记在线点评,评出优秀、称职、差三种等级,以此作为网格员评比表彰、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据统计,老街街道网格化服务体系运行以来,百余名网格员先后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826条,帮助居民解决矛盾纠纷513起,排除案件157件,消除安全隐患135起,为民办好事实事1000余件,收集电子民情日记1200篇,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民心。

    管理精细、服务高效,“网格化”模式作用不凡
    “网格化”模式运行一年来,凭借着精细化的管理、便捷高效的服务等优势,深受干群喜爱,为构建和谐街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居民管理更精细。鼠标轻轻一点,网格内人员、单位信息一目了然,党建、民政救济、劳动保障、联扶共建等各类信息应有尽有……这是8月16日笔者在老街社区工作站看到的一幕。社区网格员黄昆高兴地说:“以前社居委工作人员少、管理居民多,居民信息不能全面掌握。通过‘网格化’模式,我们可以精确掌握辖区每个楼栋、每户居民的信息,弥补了居民信息缺失,为打造和谐街区奠定了坚实基 础。”“依托‘网格化’模式,我们还可以把辖区各类人才有机整合起来,因地制宜为居民开展服务。”受降路社区主任荆海燕说。受降路辖区学校众多,各类文艺人才汇集,社居委通过整合网格内60余名艺术人才,成立“空竹队”、“腰鼓队”、“舞蹈队”、“戏剧团”等文艺队伍10余支,主动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辖区呈现一派文明和谐的新景象;老街社居委针对辖区部分居民工作较忙,孩子放学后无人照看的实际情况,组织网格内“五老”人员创办“四点半”课堂,辅导孩子学习,解决了居民后顾之忧。
    为民服务更高效。“咱们办事处工作人员办事效率真快,俺刚打过电话,他们随后就清理了占道的广告牌,方便了居民出行。”受降路社区居民贺某高兴地说。今年8月5日,贺某发现辖区某商户的广告牌占道摆放,影响了居民出行。经沟通无效后,他第一时间与网格员联系,上报到“网格化”服务系统,仅仅一个小时,办事处创卫办工作人员就将广告牌进行了清理,贺某的诉求得到圆满解决。
    良好服务激发了居民投身社区共建的积极性,群众典型不断涌现。居民黄爱莲为了使其居住的家属院下水道早日疏通,便承担起收取疏通费的任务,走东家、串西家,在短短数天内就将费用收取完毕,确保了下水道疏通如期开工;商户姜建军主动响应办事处的号召,逢年过节他都到辖区贫困户、五保户家中探望,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党员田燕在得知辖区某住户房顶漏水后,主动跑前跑后,帮其申请到了数千元的住房维修基金,自己从未收取一分钱报酬。
    文明和谐环境引领老街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今年以来,辖区先后引进总投资60亿元的漯河世纪城和总投资10亿元的东安街商务中心两个城市综合体项目,目前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外滩商业街初具规模,引领了漯河商业升级换代;街道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7%;先后获得“省级和谐示范社区”、“全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办”等荣誉13项。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打造‘平安、文明、和谐、幸福老街’的目标,健全网格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充实社会力量、完善服务职能、强化运行机制、提升“网格化”品牌效益,更好地为辖区群众服务,努力开创民生和谐的新局面,为全市‘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魏留宏坚定地告诉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