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货我要找车免费发布
物流验证

车辆验证

企业验证

驾照验证

违章查询

只可以查询一周前的信息

政务要闻

 

    名城网讯(记者 王 辉 实习生 赵子昂)生活在城市的人儿,离不开社居委。
    说起社居委,上点年纪的人自然而然想起“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这样一群人。然而,现在不少居民发现,社居委工作人员“坐办公室的时间多了,来串门的次数少了”。由于“脱离”群众,一些年轻的90后不知道社居委是干嘛的。
    面对质疑,社居委工作人员感到委屈、无奈,因为他们忙得不可开交:对上,他们要应对各种检查、评比、会议;对下,他们想和广大居民走得更近一些,而大量繁琐的事务困住了他们“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的脚步。

现象一:3个人服务近9000户居民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郾城区沙北街道昆仑路社居委。昆仑路社居委辖区东起京广铁路线、西至泰山北路、南到沙河北岸、北至淞江路,有近9000户居民。辖区大、居民多,而昆仑路社居委只有3名工作人员。
    “群众办低保、转户口、申请廉租房等工作都需要我们参与。”昆仑路社居委有关负责人说,平时他们还要协助有关部门搞好民事调解、社会治安、劳动就业、卫生医疗、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外来人口管理等工作。
    “工作人员只能利用中午、晚上的时间仅社区走访。”该负责人说,面对这样一个“巨无霸”社区,为做好各项工作,他们没少花费心思,“有时候会协调各个小区楼长、社区志愿者来协助我们”。
    辖区大、居民多、工作事项多,给昆仑路社居委工作人员及居民带来一些烦恼。
    “我们社居委没有单独的办公地点,是和沙北街道办事处挤在一起。”一位昆仑路社居委工作人员说,办公地点在黄河路东段,而辖区范围远至泰山路,部分群众办事不方便。一位家住泰山路的老太太,腿脚不方便,有一次步行来社居委办事,竟走了大半天。
    “有时候我们也想给这些老人上门办事儿,但每天办事的群众太多,我们走不开。”昆仑路社居委有关负责人说。
    “随着城市发展,尤其是人口急剧增长,原有的社区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居民的需要。”沙北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说,近几年,沙北区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使得社区管理显得滞后。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他们按照“利于管理、方便居民”的原则,已经着手对辖区社区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目前重新整合的请示已经上报。一旦上级部门批复下来,“巨无霸”社区沉重的负担将会减轻不少。

现象二:开证明太多吃不消
    “仅开各种各样的证明就让人吃不消,一沓100页的稿纸,两天就用光了。”一位昆仑路社居委工作人员说,居民要求开具的证明很多,如转户口的证明、计划生育的证明、应聘公务员的证明。
    开证明太多令社居委吃不消的现象,在我市其它社居委也存在。
    调查采访中,多位社区工作人员均向记者反映找社居委开证明的人越来越多,原因五花八门,社居委公章成了啥都能证明的“万金油”。
    “前几天辖区有位居民的孩子出国,办手续时需要让社居委开国内无犯罪记录的证明。这个证明让社居委很为难。我们怎么会知道当事人在国内是否犯过罪?”沙北街道嵩山社居委负责人说,还有收入证明,目前居民就业情况很复杂,社居委只能证明从来没有安排这名居民就业,对于该居民有没有工作,社居委很难摸准实际情况,对他是否有其他经济收入也不好判断。
    “我们能开的证明也就寥寥几种,比如说居民是否在这里居住、孩子是否在这里出生以及居民的家庭生活状况等,这些我们可以通过楼长进行调查。”多位社居委主任均告诉记者,但在工作中,居民来开具的证明远非这几种,比如居民不在社区居住却要开未婚证明,老人摔了也要开证明。
    记者了解到,一些居民向社居委提出开证明的事项还包括学驾照、办贷款、就诊报销……有些证明让社居委工作人员哭笑不得。“有一次遇见一位辖区居民,其家人已经死亡、火化,到有关单位报销费用时,这家单位非得让社居委出具此人死亡的证明。人家都拿着火化单了,难道还能证明不了此人已经死亡吗?!”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说。
    “有时候居民来社居委开证明,我们根本不了解情况,但这些证明若社居委不开,居民就办不了事,硬着头皮开就可能是假证明,真的是两难!”采访中,多位社居委主任都发出如此感慨,“有时候我们很委屈,一些证明开不了,群众就拍桌子不愿意,但这些证明超出了我们的职责范围!”

现象三:忙!忙!忙!疲于应付
    居民习惯了遇到什么事找社居委,许多单位往往一句“回去找你们社居委去”也将诸多事项给了社居委。
    多位社居委主任告诉记者,1954年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和1989年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都将社居委描述成一个“群众性自治组织”,但目前的事实是:政府各个部门将社居委当成了“政府的腿和行政的嘴”,把越来越多的政府工作“下放”到社居委,出现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居委“一个小门要对政府20多个大门敞开”的局面。
    “我今天上午开会,下午写个汇报材料,明天急着要,恐怕今天又得加班啦。”昨日上午,一位社居委主任受访时坦言,“政府有几个部门,我们社居委就要承担相应部门的任务,我粗略算了算,基本上要承担20多项任务。”
    “有时候也想下去走访群众,可是今天这个检查、明天那个评比,社居委疲于应付,想摸清群众情况却有心无力。”一些社居委工作人员说,“社居委就像一个筐,啥事都往里边装”。
    “人口普查找社居委,经济普查找社居委,计划生育普查也找社居委,就连附近举行大型活动也会让社居委组织居民参加……这些事我们都能干,但我们都能做得好吗?”几名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太多的会议、考核、检查耗费了社居委工作人员的大量精力,社居委难免会疏于为居民服务,也让居民产生了一些误解。
    “我们盼望给自己减减负、瘦瘦身,把我们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为群众办实事,多帮助困难群众,只有这样才在群众中有号召力,群众才信任你、欢迎你、支持你。”一些受访的社居委工作人员说。